詳細內容 : |
冬天到了,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吃火鍋是一種享受。吃火鍋的時候就少不了各種丸子,牛肉丸、香菇丸、蝦丸、魚丸,光是說說就讓人嘴饞,特別是牛肉丸,它可是丸子市場上的主力,可是你有沒有想過,你買到的牛肉丸,里面真的含有牛肉嗎? 記者以火鍋店店員的身份來到東門市場,只見一間專門賣肉丸的攤子上,擺著一些牛肉丸,攤販介紹,這牛肉丸30一斤,不講價,但是聽說記者是為火鍋店采購肉丸,攤販馬上從攤位底下神秘的掏出一個黑色塑料袋。 從30元一斤瞬間跌到8元一斤,這八元的牛肉丸,真的是牛肉做成的嗎,雖然這名攤販給出了肯定的答案,但是這便宜的價格,實在讓人太不放心。 還是附近攤位的攤販一語道破了玄機,看到有人揭開了秘密,賣肉丸的攤主馬上把八元一斤的牛肉丸收回了攤位底下,并表示不賣給記者。見狀,記者只好來到另一家牛肉丸店進行打聽。 這位攤販表示,他們攤位上的牛肉丸同樣是分兩種,火鍋店、麻辣燙、燒烤店進貨大多是八元一斤的那種,而且最近銷量非常好。但是市面上的牛肉價格是40元一斤,這牛肉丸怎么可能賣到那么便宜呢? 這名商販也表示,這八元一斤的牛肉丸,并不是牛肉做成的丸子,但是記者注意到,這種牛肉丸味道聞起來和常見的牛肉丸沒什么區別,那這豬肉料的丸怎么會有牛肉味呢?對于記者的疑問,這名攤主并不愿多說,而是讓記者到附近的一家店鋪去打聽。 店鋪老板表示,只要加了這種香精,想要什么味,就可以調成什么味,從氣味上聞起來,根本沒有什么區別。而且最近肉丸的需求量很大,來購買香精的商販很多,很多種類的香精都已經賣斷貨了。 看來,這您吃進嘴里的牛肉丸,未必真的就是牛肉做成的。這種掛牛頭賣豬肉的行為實在讓人有些不能接受。市場上小攤販賣的牛肉丸不靠譜,超市賣的牛肉丸靠譜嗎,有關部門又該如何監管呢?接著來看記者的調查。 記者發現,在商務部發布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行業標準——速凍調制食品》中規定,牛肉丸的主料占產品凈質量分數必須達到8%或以上,才能夠以主料名稱命名。那么,超市中賣的牛肉丸,是否符合這個標準呢?記者來到宜欣廣場大潤發超市進行調查,發現超市中的牛肉丸,在包裝袋上都標有配料和主料含量的分數。但是一個名為“海旺牌牛肉味肉丸”的配料表里,并沒有牛肉的成分。 牛肉味的丸子里沒有牛肉,這把導購員也給弄糊涂了,而且這“牛肉味”肉丸的標簽,一不小心還真容易讓消費者看錯,那么商家的這種行為是否合法呢?記者也來到了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反映。 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監管處處長梁紅軍表示,目前我國的兩套關于肉丸的規定,都是推薦標準,而非強制標準,企業可以自行選擇執行,并不具有強制性,所以對于牛肉味肉丸里沒有牛肉的情況,他們目前也難以管理,但是他也提醒消費者,在選購肉丸類制品時,不能只看標簽名稱,應該更加留心背后的調料表。那么,市場攤位上零售的牛肉丸,應該如何分辨真偽呢? |
相關文章: |